2月科學流言榜發佈充電寶不能帶上飛機上榜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馬麗)“2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佈。“充電寶不能帶上飛機”、“聲吶擁有驚人的殺傷力”“引力波輻射真會傷人”等8項“科學流言”上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1.充電寶不能帶上飛機?

流言:春運期間,一則關於充電寶的流言讓很多人擔心,傳言稱“充電寶超過2萬毫安不得上飛機,甚至要被機場沒收。”這是真的嗎?

真相:

國傢民航局規定,乘坐飛機僅可攜帶額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時(Wh)以內的充電寶,屬於“三無”產品的充電寶一律禁止攜帶,並且嚴令禁止托運充電寶。所以,正規廠傢生產的充電寶可以帶上飛機,但隻能隨身攜帶,不能托運,而且每名旅客最多隻能帶兩個。這一規定主要是根據充電寶的產品特性,因為充電寶最關鍵的零部件就是儲存電能的電芯,主要構成為鋰電池聚合物。國傢標準規定,合格的充電寶在加速度沖擊、重物沖擊、跌落、擠壓等實驗中應不起火、不爆炸。但是考慮到鋰電池在高空環境下遇熱很容易引起自燃,所以不宜將充電寶直接放入行李中托運,避免受到擠壓沖撞引發自燃,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註:額定能量=標稱容量×標稱電壓,如果充電寶容量標記為毫安(mAh),可將該數值除以1000得到安培小時(Ah)。例如:某充電寶標稱電壓為3.7V,標稱容量為7600mAh,額定能量為:7600mAh/1000×3.7V≒29Wh,符合國傢規定。)

2.小孩戴大人口罩也能防霧霾?

流言:霧霾天氣最簡單的防護手段就是戴口罩,但低年齡段的孩子很難選購到合適的口罩,所以不少傢長就讓孩子佩戴成人款口罩,自認為起到瞭防霾效果,這樣真的有用嗎?

真相:

目前市面上的兒童口罩多數不具備防霾功能,即使外出佩戴也很難起到防霾效果,即便給低年齡段兒童戴上有呼吸閥的防護口罩,實際佩戴效果並不理想。防護口罩的過濾性能與佩戴方式密切相關,成人的防護口罩並不是為兒童使用專門設計生產的,某些性能指標(如呼吸阻力)是根據健康成年人的承受能力設定的,同時需要使用者在佩戴防護口罩感覺身體不適時,能獨自判斷是否需要停止使用。如果傢長為瞭防霾,盲目為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佩戴大人的防護口罩,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或窒息。而且,防護的有效性取決於使用者能在污染物暴露的環境中持續佩戴。兒童因為天性使然,很難保証口罩與臉部長時間緊密貼合,這樣防霾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在空氣狀況較差的情況下,兒童應該減少外出,盡量待在室內,並可考慮在室內採取空氣淨化措施。如果必須給兒童使用防護口罩,傢長或監護人應試戴並幫助兒童正確佩戴、摘除口罩,並密切關註兒童使用防護口罩的全過程。

3.聲吶擁有驚人的殺傷力?

流言:自大年初一正式上映以來,星爺的電影《美人魚》便掀起瞭一輪又一輪的話題熱潮,大小熒幕、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紛紛被刷屏,大有霸屏之勢。其中有一個橋段,一個日本女人用一條小魚做測驗。魚兒在聲吶的震動下,瞬間器官破裂,分崩離析,那場面怎一個血腥瞭得。那麼問題來瞭,這聲吶真的那麼厲害?

真相:

聲吶最初是指軍事上用於探測以潛艇為主的水中目標的主動或被動探測聲吶,目前大傢把水中的各類利用聲波的設備都稱為聲吶。聲吶的工作頻率一般從百赫茲到十幾兆赫茲,包括聲波和超聲波,但不包括次聲波。超聲波聲吶投放於海洋,起到檢測作用,殺傷力並不大。電影中的聲吶,是超大功率的次聲波聲吶,其威力達到武器級別。某些頻率的次聲波和人體器官固有頻率相近,會產生共振,導致器官變形、移位、甚至破裂,危險時可致人死亡。但目前現實中還不存在次聲波武器,原因是很難產生高能量的次聲波,而且軍事效果又很差。

有人擔心聲吶會影響一些靠聲波辨別方向的海洋生物,從理論上分析,高強度的聲波確實會損傷生物的聽覺器官。因此現代的高功率低頻聲吶都有一個防止傷害海洋生物(主要是鯨類)的設計,就是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先用較小功率發射,生物在感覺到不適的時候就會遠離,然後再高功率發射的時候就不會傷害海洋生物。

4.有裂紋砂鍋傷肝臟?

流言:在天氣寒冷的冬季,砂鍋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砂鍋盛上熱氣騰騰的飯菜,讓人很有食欲。但近日有消息指出,一旦砂鍋出現裂縫,卻極有可能讓重金屬有機可乘,重金屬進入人體積累到一定的量後,將對人體尤其是肝臟的健康造成不可小覷的傷害。但砂鍋並不是金屬廚具,重金屬又從哪裡來呢?

真相:

砂鍋的材料是泥土,而土壤含有某些金屬類物質。砂鍋的表層有一層釉質塗層,當砂鍋出現裂紋的時候,裡面的重金屬就有可能析出。塗層脫落之後,砂鍋裡面的材質就會直接暴露。其中的重金屬如果脫落或者溶解在食物裡面,就可能隨著食物從口中進入體內。因此砂鍋用得越久,這樣的問題發生的幾率就越大。

雖然國傢對砂鍋內的重金屬含量是有規定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良商傢為瞭降低成本,在制作砂鍋時並沒有嚴格控制重金屬的含量。重金屬鉛和鉻,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對肝臟產生損傷,長年累月地蓄積下來就有可能導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介紹致嚴重的疾病。

5.綠色背景能保護視力?

流言:一直都有這樣的傳言,“把電腦或手機的背景色設置成綠色可以保護眼睛”,但是近日又有綠色光傷害眼睛的流言。電腦背景色還要不要換?這讓很多人糾結瞭。

真相:

目前還沒有綠色能夠保護眼睛或損害視力的研究結論。之所以我們看看遠處的花草樹木會覺得眼睛很舒服,這主要是因為在長期註視近處時睫狀肌是持續收縮的,遠眺可以緩解它的緊張狀態,和看的什麼顏色、什麼物體並沒有什麼關系。雖然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綠色能使人舒緩鎮定,但對眼球本身並沒有特別的作用。

至於綠色光波長較短、損害視力的說法,也缺乏科學依據。電腦屏幕的光涵蓋紅、綠、藍多種不同波長的光線,研究表明,在達到一定時長、一定強度的藍紫光照射下,視網膜會受到損傷。綠光雖然波長與藍光相近,但並沒有研究表明行車紀錄器安裝綠光比波長更長的紅光、黃光對視網膜損傷更大。專傢建議大傢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離開屏幕,起身放鬆一下,眨眨眼睛、看看遠處,盡量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6.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

流言:近日,微信朋友圈廣為轉發的一則消息稱,今晚12:30——凌晨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手機靠近身體,否則可能會造成傷亡或損壞。還提醒公眾“請在谷歌查詢NASA和BBC新聞”。

真相:

一查便知,NASA和BBC並沒有發佈過這條預警信息。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這些粒子大部分會受到地球大氣層與地磁場的阻隔,人類正是靠著這兩大保護傘在太陽風與宇宙線的作用下得以生存至今。宇宙射線增強是司空見慣的事件,會對手機通信產生一點影響,但絕不會通過通信設備直接對人體產生危害,公眾沒有必要恐慌。

7.引力波輻射真會傷人嗎?

流言:引力波行車紀錄器多鏡頭比較的探測發現成為2016年初最火爆的話題。一些商人卻以此為商機,出售防“引力波”輻射的衣服、面膜、水果等,價格不菲。有的商品簡介上甚至寫著,“引力波是輻射的一種,而且輻射非常強”。

真相:

任何物體的溫度隻要高於絕對零度(-273.15℃),就會向外輻射能量,就像玻璃杯裡的熱水早晚都會變得和室溫相同一樣。我們經常聽到的紅外線、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醫院拍片子用的x射線以及駭人聽聞的核輻射,統統都是輻射。但隻有能量高的電離輻射才有破壞人體的能力,包括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和x射線。即便是電磁波,如果不是長時間曝光在強電磁波下,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微弱的。引力波作為一種攜帶能量的時空波動,一直存在於宇宙中,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比電磁波都要弱太多,根本談不上什麼加緊防護。所謂的“防引力波”商品也隻是商傢的炒作而已。

8.又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

流言:近日,一篇名為《崔永元贏瞭:美國正式宣佈轉基因有毒·為瞭傢人·仔細看看你吃》的文章流傳開來,美國人民“再一次”不吃轉基因瞭。

真相:

其實美國轉基因技術的專利最多,而且轉基因食品不需要標註是否為轉基因,所以隻要種植者不說,沒人知道吃的是什麼。美國駐華大使館曾說過,超過20年來,轉基因作物在美國被廣泛而安全地消費。在一個典型的美國雜貨店裡,大約三分之二的產品含有轉基因成分。而且,大部分在美國種植的轉基因作物都用於國內消費。以2015年11月剛剛獲批的轉基因三文魚為例,它是由常見三文魚品種“大西洋?”通過轉入來自體型較大的“大鱗大麻哈魚”且含有“美洲綿?”抗凍蛋白啟動子的生長素基因而得到的。這種轉基因三文魚的生長速度是普通三文魚的2-3倍,同時能提高料肉比,從而提高產量、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漫長嚴格的科學評估,FDA最終認定這種三文魚與非轉基因三文魚在食用安全性和營養方面無區別,它的養殖也不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的轉基因專利數量遠遠低於美國,管理也更為嚴格。我國新《食品安全法》裡明確規定:“轉基因食品需要按照規定進行顯著標識,未按規定情節嚴重的,將被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証”。所以,在對待轉基因的問題上,不要動不動就拿美國人說事瞭。

(以上內容選自北京晚報、《科技生活》周刊、《財經》、蝌蚪五線譜、食今不昧微信公眾號等媒體。)

(責編:馬麗、趙竹青)


推薦閱讀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

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佈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

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佈,“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arrow
arrow

    ssg749p3i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